一早起床,8:00離開旅館開始千年瓷都---景德鎮之旅,這裏的員工很有朝氣,開市全體員工換裝奏樂。景德鎮是享譽世界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景德鎮古稱“新平”,又名昌南,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的陶瓷。據文獻記載,景德鎮製造陶瓷始於漢代,至今已經有 2000 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瓷器是這座城市的靈魂,這座城市的生命。來到景德鎮,探究那千年不熄的窯火,瓷文化便像是古窯址上那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歲月的積塵,依然光潔瑩潤,讓人霎那間細膩敏感起來,仿佛看懂啊那凝固了的土與火的舞蹈...... 踏入景德鎮,便有一種氣質撲面而來,千年的瓷都至今仍到處流淌著一種瓷之韻。正是這種韻味讓景德鎮像是個江南少女,歷史的殊榮又讓這裏儼然成為世界陶瓷業的麥加聖地。
搭公車到楓山區下車,走200公尺就到古窯區了。由公車站到古窯的沿途小路。古窯門票95元,5A的景點。古窯保存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豐富獨特的、最為完整的陶瓷文物遺存:古建築、古作坊、古工藝、古窯房、古瓷俗、古園林,成為景德鎮悠麗陶瓷歷史文化的縮影。
入口處,用陶瓷做的十二生肖首像。
入口處。
門口買了一大袋的栗子,一般大概2小時可逛完古窯,但我在古窯逛了整整5個小時。所以要逛很久的話買些食物進來吧。本來是想說在瓷音水榭聽音樂吃的,沒想到逛這麽久。
過湖後,在觀光車乘車點附近,這邊的相片大都是自拍完成的,所以有些照片會照到放像機的桌腳,或是照片歪歪的,因為放相機的地方。
太平窯,是搭在地上的一種象徵性圓筒窯,用一隻只燒瓷器時用過的圓瓷渣餅壘成,大的高一丈,小的也有三四尺,中間燒柴火。為了紀念太平軍,景德鎮人民每逢中秋節就燒起這種“窯”來,並且叫做“太平窯”。舊社會年年歲亂年荒,人民也有“太平窯,盼太平之意。“一年又一年,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進到古窯瓷莊方向,有樂曲表演。
佑陶靈祠,也稱風火仙師廟。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築構思巧妙,別出心裁,既有明代特色,又興有清代風格,建築面積近 400 平方米。
一號作坊,青花瓷 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始創於元代。青花瓷從問世起,一直是景德鎮的重要產品,古今中外,甚為推崇,博得“瓷國明珠”之讚譽。這種瓷器具有紋飾永不褪色、無鉛鎘乀之害的工藝優點,花紋青白相間隔,給人以一種幽靚雅致的審美情趣。
瓷音水榭,聽、女子瓷樂隊演奏。
明湖碧荷。
土地公廟。
明園。
聽完音樂再逛回沒逛的前區。
走回的沿路。
瓷做的梁山108好漢。
玉華堂,原名稱“通訖大夫祠”。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占地約 800 平方米,民間世俗建築遺存。1980 年整體遷建於陶瓷民俗博覽館 “清園”後,作為陶瓷民俗展廳。 繩子圍的地方是不能進去的,千萬不要學我啊。
唐英研究所。
室外的龍窯、胡蘆窯與天后宮。
清園。
外面的湖。
作坊。
另外一個作 坊。
鎮窯又稱柴窯,興於明清,是景德鎮古代燒制御瓷的重要窯爐,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最齊全的柴窯。
古窯紅店。
龍窯。
饅頭窯。
胡蘆窯。
小柴窑。
廁所。
人民廣場,逛完後坐車到人民廣場往回逛去,又逛回來。因為陶瓷街在人民廣場。其實應該做到景德商廈沿路逛到人民廣場才順路。
路邊賣的小東西。
人潮就是錢潮,很多人,珠山北路一路都很熱鬧。回到都市叢林了。
這鴨一隻6000。不知是貴在哪裡。
御窯廠遺址,位於景德鎮市區珠山路之珠山南側(今市政府在的地)。在市政府大門的五米處,尚有石井一口,印證窿慶《陶政錄》,故知該井為南門內井,它是明御廠遺址留下來唯一的地面遺物。 御窯廠也稱“御窯”,明清兩代為供應宮廷所需瓷器而設的機構。明洪武年間始設於江西景德鎮。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內務府派員,或由江西巡撫主管。乾隆以後,以榷九江蘭使管理,並以饒州同知、景德鎮巡司監造督運,遂成定制。所產瓷器稱“官窯器”。 遺址位於景德鎮市區珠山路之珠山南側(今市政府所在地)。在市政店大門五米處,尚有石井一口,它是明禦廠遺址留下來唯一的地面遺物。沒進去,龍珠閣也在這,不過在維修中。
景德老街,位於景德商廈,都在賣衣服鞋子,賣的東西和我記憶裏的市林夜市很像。
逛完後要等火車,時間多的話可以到陶瓷街對面的沃爾瑪逛逛,下麵有商場和美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