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岳廟 清淨寺 文廟 中山路 天后宫 銅佛寺 鐘樓 西街 開元寺 玄妙古觀 承天寺 泉州動車站
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廈門,700多年前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的泉州,在中世紀有著400多年的輝煌。“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行走在城市中間,千古遺風依然會在不經意間多次閃現,既古樸清雅又精緻婉約,既內斂深沉又舒展奔放。西晉年間-安史之亂(280年左右)中原發生五胡亂華,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於晉江、洛陽江兩岸,泉州自此興起。迄今泉州部分家族的姓氏對應一個或多個郡望堂號,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來歷。唐、宋、元朝,泉州逐步發展成為世界大港,當地人們普遍信仰宗教,各種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時期佛教則更為鼎盛。宋、元時期的泉州,對外貿易發達,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故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
關岳廟主殿為武成殿,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單簷硬山頂,穿鬥式木構架。正位左祀關聖帝君(關羽),右祀岳武穆王(嶽飛)。以張飛、趙雲、王浚、謝玄、韓擒虎、李靖、郭子儀、王彥章、曹彬、狄青、徐達等歷史上24位名將為從祀。左旁崇先殿,祀關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義廟,祀劉備、關羽、張飛,配祀諸葛亮、趙雲。
清淨寺創建于北宋大中祥符2年(西元1009年),回曆400年。元至大二年(西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寺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形式建築的。劇門樓北牆的阿拉伯碑刻記載,寺又名“艾蘇哈蔔大寺”。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層。第一、二層皆為圓形穹頂拱門,第三層為磚砌圓頂。樓頂為平臺,四面環築“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北牆左右嵌有二方陰刻“月”、“台”石刻,為伊斯蘭教徒“齋月”用以望月以便確定起齋日期,整座建築造型巍峨壯觀。“奉天壇”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現僅存四圍石牆。壇的屋蓋明代年間倒塌,殿內四周的空地上尚存花崗岩的殘礎。入東牆尖拱形正門,看西牆正中有一法拱形的高大璧龕,龕內刻有古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經名石刻,保存完好。寺的西北角為“明善堂”建於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因奉天壇禮拜殿屋蓋倒塌後,教徒們便移此做禮拜。在門摟的東側“祝聖亭”內立有元至正十年(西元1350年)、明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重修清淨寺的碑記,是研究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物證。寺內有明成祖於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頒發保護清淨寺和伊斯蘭教的《敕諭》石刻一方,極為珍貴。
文廟始建于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建為州學,後又遷他處,1109年(北宋大觀三年)遷回,1137年(南宋紹興七年)重建。其建築規模宏大,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
泉州中山路是條傳統商業街,貫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線"保護的重要地段,其建築風格體現了泉州多種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價值。
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後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西元1196年)。泉州是海外貿易最高峰--宋元時期的最大港口,媽祖因被引進至海外交通貿易繁盛的泉州港,成為泉州海神,並因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所建官廟宮址地處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國際觀瞻所在,所建廟宇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現存建築規模較大,保存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廟前有個遺址。
天后宮外有賣甜點,擺設和臺灣的冰店很像,可以吃吃看閩南特色的甜點。
銅佛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中心百源川池畔,寺前綠榕垂蔭,水光瀲灩。
泉州鐘樓是1934年建設東西街十字路時建的標準鐘樓,於次年完工。鐘樓高13.8米,由留英設計師設計,具有歐洲風格。泉州鐘樓與東西塔、譙樓等成為古城獨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內外遊客。目前,鐘樓的鐘由機械鐘換上石英鐘,鐘樓還裝上了節日燈,夜幕下的鐘樓放射出新的光輝,更加燦爛奪目。西街上有很多閩南道地的小吃。
白天的鐘樓與西街。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現在目前西街片區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多處,分屬古建築、古遺址、石刻等多種類別,還有未列入級別但保護較好的古建築、古民居12處。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西街,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黃守恭開創,逾1300年歷史,是泉州佛教三大叢林之一。寺裏有五 代、唐、宋、元、明各時期的建築。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 ,有法相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禪宗等宗派;這個在寺裏的甘露戒壇上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幾十個佛像可管窺一二。大雄寶殿後的石柱雕刻著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裏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拜亭前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的印度萃堵波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 宋時留下的痕跡,不難看出泉州這座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當年的繁華。最著名的東西二塔更是一絕,古代石構建築之瑰寶,系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誌。
玄妙觀位於泉州市東街新府口,始建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初名白雲廟,有學者認為,該觀是道教傳入福建後的第一座道觀,稱之為“八閩第一道觀”。歷代以來幾經修、擴建,數易其名,先後有中興觀,龍興觀、天慶觀、玄妙觀、元妙觀。2007年,為體現道教“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內涵,又更名為玄妙觀。歷史上玄妙觀規模宏大,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有照壁、山門、玄壇祠、康王祠、三清殿、老君祠、南天門、靈霄殿、文昌府、長廊、七星井、戲臺等建築。玄妙觀奉祀三清、玉皇上帝等道教尊神,泉州人尊稱玉皇上帝為“天公”,其信仰習俗深入到泉州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根深蒂固。歷史上曾有不少著名道士來此修煉,其中有明朝的董伯華等。玄妙觀歷來是閩南道教的活動中心,明、清兩代管理道教事務的道紀司均設在觀內,閩南地區道士授籙升職和道教徒皈依傳度也在觀內舉行,是泉州道教傳播海外的祖庭之一。
閩南古刹承天寺位於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原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其規模僅次於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門橫匾上有金光閃爍的“月臺”兩字,故又名月臺寺。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泉州三大叢林,有“一塵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
承天寺外的芒果汁,很好喝,來到這記得喝一杯。
泉州動車站,和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