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村  張氏祖祠 裕昌樓 田螺坑土樓群


在閩西南山區腹地的南靖縣,重山疊嶂,蒼茫四野,一座座夯土版築的土樓點綴在小溪旁、田野間、綠樹掩映的山腳下,它並不富麗堂皇,卻純樸、寧靜,千百年來,默默地承受著歲月的風雨,依然巍然屹立。 在南靖,用夯土圍合建造起來的樓房尚存 10000 多座,有圓形、方形、五鳳形、半月形、交椅形、圍裙形、凸字形等。千姿百態,氣勢非凡,給人以奇特的藝術感染力和強烈的心靈震撼力。一種民居建築有這麼多的奇妙建構和變幻多端的造型形式在世界民居建築中是極其少見的。 走進南靖土樓,就仿佛走進時光的隧道,給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間。它以最老、最美、最高、最大、最小、最奇而聞名於世。土樓的售票處,由廈門到這邊約要3個小時的車程。


到塔下村的路上,看到的第一個不知名的土樓,就跑進去了,還好有進入這個土樓,這個樓因為沒登入世界文化遺產,所以遊客不多,商業氣息也不濃厚,比較有風味。只有兩個在賣茶的商家,一個還在門口。來這記的進來參觀這個土樓。


到土樓上層的樓梯。


水上太極——塔下村

塔下村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雅稱閩南周莊。它遠離塵囂,比周莊更樸實。塔下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其實塔下並無塔,只是張氏子孫為了紀念開基祖華太婆從原住地馬頭背踏下山來到此地,在客家話裏,踏下塔下諧音,所以就有了後來的這個名字。最早的福興樓建於明代崇禎四年(即 1631 年),後來又陸續建造了 42 座土樓,有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等,這些土樓沿山溪呈長形遍佈,千姿百態,氣勢恢宏。清朝末年,由於地理環境限制,塔下沒有土地建造大型土樓,張姓族人便因地制宜,在沿溪兩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腳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的奇妙景觀。


張氏家廟前的石龍旗,村裏出了有功名的人就會立一支,有博士學位的也可以立一支。堂前一口池塘邊聳立著二十根石旗杆,如一片石林,這是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文科頂端是筆,武科頂端便是刀。石旗杆高聳入雲,莊嚴肅穆。如此密集的石旗杆,在閩西南土樓鄉村中首推塔下,可見塔下確是人傑地靈。


張氏祖祠的德遠堂,已有 400多年的歷史。正面古式牌樓上是彩色瓷片鑲嵌的雙龍戲珠,屋脊上用各色瓷片粘貼的浮雕,有三國志、八仙、封神榜等歷史人物,有龍、虎、獅、麒麟、鳳凰、雉雞等珍禽名獸,有牡丹、山茶、蘭花、菊花等名花異草,百獸爭鳴,百花爭豔,構圖精巧,惟妙惟肖。


上山虎,單支代表村人外出打拚。下山虎,表示回鄉還帶了很多小老虎回來。


在南靖縣境內,有一處堪與比薩斜塔叫板的古建築,它就是號稱東倒西歪樓的裕昌樓。裕昌樓是一座圓形土樓,建於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較比薩斜塔僅晚十幾年。裕昌樓共有五層,房室 270 間,從三層開始,樓內回廊木柱便從左向右傾斜,最大斜度達到 15 度;而第四層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樣斜度反方向從右向左傾斜,兩層樓的木柱看上去東倒西歪。裕昌樓是當地最高的圓樓。為劉、羅、張、唐、範五姓合建,高 5 層,每層 54 個房間,全樓分成五大單元,每一單元有一座樓梯,五個家族各居一個單元,後半樓的每家每戶的一樓灶間,都有一口水質清洌甘甜的水井,拿起水桶伸手即可打水,天井中心還建了一座祖堂。後來,四姓人家把各自的單元賣給劉姓族人,紛紛遷往他鄉或者漂洋過海到南洋去了。劉姓族人得到整座土樓後,對搖搖欲墜的樑柱進行認真細心的觀察和研究,發現柱子雖然傾斜,但由於樑柱相互牽引,整體結構沒有受到破壞,大樓是不會倒塌的,於是他們便安居樂業,六百多年來繁衍生息,人才輩出,有明清的進士,更有現代的大學教授和廳級幹部,至今還有一百多人住在樓裏。


土樓標誌性建築——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

田螺坑土樓群位於南靖縣書洋鎮上阪村,距南靖縣城山城鎮 60 千米,在海拔 787.8 米的湖崠山半坡上,主要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分別是步雲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文昌樓。5 座土樓均為 3 層土木結構,內通廊式,一層為廚房,二層大多為穀倉,三層為臥室。房間以泥磚隔牆。五座土樓依山勢錯落佈局,在群山環抱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立山腳仰望,猶如西藏的布達拉宮,人文造藝與自然環境巧妙天成,構成中國土樓民居絕無僅有的一處絕境。據專家考證,五座土樓之間採用黃金分割比例 2:33:55:8 而建造;史學家、地理學家稱之為《周易》金、木、水、火、土的傑出代表。 發現了嗎,其中有一座土樓是唯一的橢圓形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