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臺北出發,搭乘西北航空的飛機,經由東京的成田機場轉機至Oregon的Portland,再轉美國國內線Horizon Air到Washington的Spokane。Washington位於美國大陸的西北角,下面是Oregon,北鄰加拿大。冬天這裏會下雪。坐了超過24小時的飛機,第一件事就是調整時差,到美國時是中午左右的時間,其實是很累,因為飛機上不好睡,又座了24小時,硬撐到晚上,睡覺去。


 

來到崇尚nature的國家,當然要來一趟黃石公園(Yellowstone),早上從Washington出發經過山路崎嶇的Idaho,再經過平原遼闊的Montana,終於來到了黃石公園西邊的入口。沿路的車速超過120 Km/Hr大概須10多小時的車程。

黃石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瑰寶〞(World Heritage),也被稱為〝美國國家公園的冠上明珠〞,是落磯山脈北段的一塊高原,位於蒙大拿、愛達荷、懷俄明三州交會處,橫跨「大陸分水嶺」(Continental Divide),總面積8,889平方公里(約臺灣面積的1/4),最低海拔5,000英呎,最高位在南邊境上的「老鷹峰」(Eagle Peak),海拔11,358英呎。

黃石公園原是一座火山地形,在經過六十萬年前,最後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又經黃石河流的濤浪侵蝕,冰河時期的沖積及地殼變動的震駭,使得黃石公園得以「大峽谷」及「火山地形」景觀聞名,其中又以「間歇泉」為著。除此之外,還有崎峻的山嶽,濃密的森林,深冷的湖泊,湍急的河流及濤瀉的瀑布等,地質多樣。而豐富的野生動物,也是黃石公園特色之一。

一萬一千年前,黃石公園原是印地安人的狩獵區,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歐洲移民人潮的湧入,印地安人逐漸遷移沒落。西元一八○七年,隨著路易斯與克拉克探險隊的遠征,第一位進入黃石公園的白人約翰.科特爾(John Colter)的探勘,從此才揭開黃石公園的神密面紗。當科特爾向他的朋友描述自己看到的黃石地熱奇觀,卻沒有人相信他,並被戲謔為〝科特爾的地獄〞,這個名稱後來也被用來稱呼「黃石國家公園」。

一八七○年,經蒙大拿州的四位元探險家實地探查記錄,探險家賀吉斯認為說:「這塊區域不應該屬於任何一個人所有!」,以致力促使黃石公園成為國家公園。到一八七二年,美國國會通過黃石公園成立自然及野生動物保護區法案,誕生〝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但伐木及捕獸等違法行為並未停止。因此在一八八六年,聯邦特派陸軍騎兵團駐紮園內。公園的名稱是從 Minnetaree 印地安人的文字 mi tsi a-ad-zi 由來的,而 mi tsi a-ad-zi 本身就是黃石河 Yellow Rock River的意思。直到一九一六年,美國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黃石國家公園才名正言順為公眾所享有的休閒地。

黃石國家公園是美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在每年的7、8月都湧入超過三百萬名遊客,就算在淡季,人也不少。而它可不是浪得虛名,照耀在陡峭峽壁的美西陽光,還有全力迸發的間歇泉,都表現出這座公園無可比擬的原始美。它橫跨懷俄明(Wyoming)、愛達荷(Idaho)、蒙大拿(Montana)三州,擁有直入雲霄的山峰、既長又深的峽谷、高山湖、森林、間歇泉及溫泉,整個區域占地89萬9117公頃,是美國本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之一,同時在廣大的美國荒野保護區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代表。

就在路的另一頭,嶙峋山峰占去視野中的絕大部分,觀賞者讚歎著大特頓國家公園的美好。從傑克遜荷爾(Jackson Hole)長滿萵屬植物的穀底算起,它的最高峰有2246公尺。這個崎嶇地帶,包含著像冰川河、沼澤、森林和令人難忘的高山草原等一系列壯觀景色。大特頓國家公園的區域比黃石國家公園小了七倍,但仍然擁有像是白楊樹、美洲黑熊、北美灰熊、黃腹旱獺和金雕等各種豐富的動植物。


到達黃石公園的西邊入口時已經是下午五、六點了,隨處可看到"Welcome To Bear's Country"的標語,第一張照片是一個地標。天色還早,就進去公園逛逛,可能是傍晚了動物要回家,到處都是動物,最常見的是鹿和美國野牛。結果逛一逛越逛越遠,回到西邊入口的旅館時已經是八點了,只好找一家麥當勞吃晚餐了,這裏的麥當勞有點髒,可能是光觀區大家沒的選吧。最後一張的美國水牛是我冒著生命危險拍的,牛伯伯還在瞪我,不信你看看下面的警告標誌。旅客中心還有撥放一個遊客被水牛頂上天空的影片。


這裏到處都會有噴泉,運氣好的話,就會遇到正在噴出的溫泉。第二張照片是黃石公園平原,他的平原是經由洪水氾濫與冰河所產生的。


這個湖名叫Jackson Lake,這個和Jackson黑色星期五裏面露營的那個湖有沒有關係我就不知啦!這個湖的特色是在天氣好的時候,在湖中可以看到清楚的倒影,第二張圖。


這是沿路上的一個景點,地名還要考察一下,我忘了。這個景點要走路下去,下面有一條河流。


這裏的地名我也忘了,要做遊艇進去,進去小島後裏面有一個瀑布,最後一張是要做遊艇回去時,在遊艇上拍小島的照片。


看板上說明了洪水氾濫與冰河如何造成這樣的地形。


第一張圖黃石公園南邊的出口,再往南去就是Grand Teton,大提頓國家公園,有人也叫天堂公園。第三張圖中間最高的山就是Grand Teton,有沒有發現入口的招牌上的山和照片上的山很像呢,所以來到天堂公園一定要拍到這個景點的照片。由左到右的山分別是South Teton、Middle Tenton、Grand Teton、Mount Owen和Teewinot。拍完照就回黃石公園去了,黃石公園太大就沒有在進去Grand Teton逛了。


這裏也有水鳥喔!


Fountain Paint Pot占地約12平方英里,著名景觀「彩色鍋噴泉」(Fountain Paint Pot),如泥沼般的泉水,受地熱沸騰而冒著滾燙的泥泡。第五張和第六張就是Fountain Paint Pot。第七張是Red Spouter,為一個發出嘶嘶聲的噴氣孔。

倒數第二張是皮革池(Leather Pool),這是一個溫暖的(143 F / 62 C)水池適合皮革一樣的棕色的細菌生長。

這裏有很的木頭作的步道,因為這很多是泥漿、有的溫度很高。

黃石公園主要有三種類型:

(1)火山噴氣孔(Fumarole)
是地下水受地熱的影響,沒有水池也因水量不足無法噴發,而從地表裂縫中,冒出陣陣嫋嫋白煙,在黃石公園間歇泉區,處處可見。

(2)熱溫泉(Hot Spring)
圓池中的水份稀少,因地質關係而形成五彩顏色的彩色溫泉,它的顏色是來自池內細菌、藻類繁生所形成的。當水溫能讓細菌與海藻生存時,酸堿質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在無酸或微酸的水質中,藻類生長形成黃色,加上水的藍色形成綠色。在高溫的酸性水質中藻類呈鮮綠色,而水溫降低則形成橘橙色或是棕色。

如美麗的「晨暉潭」(Morning Glory Pool),天光到映在深潭中,把泉水映成一片蔚藍,四周則鑲著矽華沉積和礦物質所反射的黃、橙、綠、棕色美不勝收,池的形狀就像朵盛開的牽牛花,所以有也人稱之為「牽牛花池」。許多遊客把她當作許願池般朝池中丟擲錢幣,更甚者亂丟垃圾,使得水池阻塞、水溫降低、花形改變,周圍的色彩也不在燦爛如昔。

(3)泥沸泉(Mud Pot)
在圓池中的水份稀少,地下的酸氣把氣孔旁的岩石溶解,像火山一樣的泥漿,如沸騰的水冒著泥泡,當泥漿越濃,底下的蒸氣壓力越高,噴發性就越大。

如:「彩色鍋噴泉」(Fountain Paint Pot),因岩石中分解出不同礦物質而呈淡粉、乳白和青藍等色,又因受地熱影響而呈煮沸起泡狀。它的圓周大約20公尺,四周用欄杆圍住,以免遊客太接近而發生危險。


Norris Geyser Basin諾裏斯間歇泉是黃石公園裏最熱的溫泉盆地,因為公園裏大部份的間歇泉及溫泉水質皆為鹼性,而諾裏斯的水質為酸性,使得它的外觀異常的絢爛華麗。黃石公園內最熱的區域,科學家曾在此區探測,在地下約320公尺處,溫度高達237℃。世界上的噴泉絕大多數都是「鹼性噴泉」,而諾裏斯噴泉卻是少數的「酸性噴泉」。著名景觀「蒸氣船噴泉」(Steamboat Geyser),曾是世界上噴發最高的間歇泉,噴發水柱高達116公尺,其噴發後仍會釋放滋滋作響的大量蒸氣,比老忠實噴泉更具威力。但是,其間歇時間卻長達4天~50年之久。


奇特的間歇泉、溫泉、泥泉及氣洞等地熱景觀,是黃石公園中最引以為傲的特有景觀。黃石公園的「間歇泉」(Geyser),在世界上可稱是屬一屬二,雖然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的間歇泉,但是其總數加起來,卻沒有一個黃石公園來的多。分佈在黃石公園內的間歇泉就約有三百多個,而她的熱噴泉也是全世界最規律的。據科學家的發現,在黃石公園地底下的岩漿距離地表僅有3 ~ 5公里,地形是一種凹處,因冬季的降雪極多,提供了她豐富的地下水源,滲入表的地下水儲存在岩層中,受到地熱持續的加溫由冷轉熱,沸騰後化為蒸氣、水柱,從地表裂縫中噴發出,就形成了「噴泉」。在噴發後,新的地下水又竄入地表裂縫中,受地熱加溫才能繼續另一次的噴發迴圈,這就是所謂的「間歇泉」。

這裏就是黃石公園最出名的Old Faithful老忠實,為何會出名呢?因為他很誠實,噴出泉水來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這個告訴我們只要有誠信,一定會出名的。第一張照片是出名的老忠實旅館,有很久的歷史,聽住過的人說,裏面的設施都是有些年代了。第二張照片,大家都在等,等老忠實噴泉噴出,其他的照片就是老忠實噴泉的噴出照片。

老忠實噴泉是火坑河Firehold River的發源地,而火坑河在流經的間歇泉區Geyser Basin,形成熱氣蒸騰的水流,即使在冬季也不會結冰。雖然它噴發的水柱並不是最高、水量也非最大,但自一八七○年被發現後,每天都準時地噴發18 ~ 22次,故被稱為〝老忠實〞。它目前每隔79分鐘噴發一次,噴發前會像深呼吸一樣,先喘幾口氣噴出5~6公尺,然後再大量噴發每次噴出的水量約14,000~32,000公升,平均高度45~55公尺,每次噴發約1.5~5分鐘。近年因地殼變動的不穩定,使地熱的活動與地球深處的力量有所改變,再加上地震頻繁,老忠實噴泉的地熱已逐漸減弱,噴發的時間間隔有日漸加長的趨勢。


第一張是在老忠實噴泉遇到的小狗,這是我們家吉利流落在美國的兄弟,連臉上與尾巴上的白點,還有腳上面的白色都一樣,看到吉利的兄弟,當然就馬上詢問主人可不可以幫他照張相?這只狗看到相機就乖乖的坐好,還擺好姿勢要我照相!第二張和第三張是我們家的吉利。


這是老忠實噴泉區的其他景點。


黃石湖。在距今約60萬年前,黃石公園所在的這個區域,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火山爆發,在黃石公園的中心形成數百公尺深的巨大火山口,之後逐漸被冰雪形成的冰河,積壓推擠,改變了火山的地貌,而今日碩大的黃石湖,就是當年巨大火山口殘存的痕跡。

湖光山色及豐富的野生動物,是黃石湖區的最大特色。黃石公園內最大的湖泊─「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位於公園東南方,面積約354平方公里、周長170公里,湖面海拔達2,357公尺,湖水最深度約118公尺,是典型的火口湖,也是〝美國最大的高山湖泊〞。湖水常因水氣上升,造成厚厚的雲層而下起雷雨來,雨後在陽光照射下,彩虹橫跨天際,形成了兩極化的奇景。

在炎熱的8月中,湖水溫度仍只有16℃,周圍長滿樅樹和真樅等寒帶長青樹,是眾多鳥類及野生動物的主要棲息地,也是喜歡釣魚和划船者的最佳場所。屹立於山湖間的「釣魚橋」(Fishing Bridge)可觀看野生鱒魚逆流產卵;夏季常有成群的「鵜鵠」(Pelicans)、「天鵝」(Trumpeter Swan)棲息湖邊。在冬天,黃石湖則會湖面結冰,如一個巨大的溜冰場。由於黃石湖的許多支流,最後都分別匯入美國著名的大河,可見黃石湖水量的豐沛,若經陽光的照射,即形成上升的水氣而帶來雷雨,這種情形夏日尤甚。因此夏季到黃石湖划船、釣魚,應提防突來的暴風雨。此外黃石湖周圍的林地及湖面,是賞鳥的極佳場所,帶個10倍以內的雙筒望遠鏡,您可以輕易的觀賞到湖面的鵜鶘和天鵝,以及林間的叢林鳥。

此外到黃石湖別忘了順便到湖畔村的Lake Hotel,享受下午荼、聆聽一段古典樂。


West Thumb Geyser Basin,十五萬年前因地殼陷落形成西姆盆地,位於黃石湖邊的「西姆噴泉」,在熱噴泉與湖水結合下,形成一種煙霧彌漫的奇妙景觀;「深淵池」(Abyss Pool),它是黃石公園內最深的溫泉池,達16公尺深,池水呈墨綠色,從池邊步道向下望,深不見底。


Canyon峽谷區
黃石湖水向北流向黃石河,黃石河約有97公里長,是〝美國境內唯一沒有水壩的河流〞。著名河流如密蘇裏河(Missouri River)及蛇河(Snake River),源頭均是在黃石公園內。黃石河水貫穿火山岩石,長期的強力沖蝕,而形成了氣勢磅礡的「黃石大峽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與亞利桑那州被科羅拉多河切割而成的大峽谷不同。這是黃石公園的著名景觀之一,長約32公里,寬約450 ~ 1,200公尺,深達360公尺。由於火山爆發使得黃石河水,受地熱影響而形成酸性熱水,使峽壁寸草難生,極強的侵蝕力與熱泉、火岩石、冰雪、風雨作用,造成峽壁色彩瑰麗,形成黃、橙、棕、褐等色,印地安人因而稱之〝黃石〞。

河床愈是陡峭,水流速度愈快,夾帶的泥沙也愈多,崎嶇的地勢,日積月累形成了瀑布。分為:「上瀑布」(Upper Falls)高約33公尺,與「下瀑布」(Lower Falls)高約94公尺,後者的高度是尼加拉瓜大瀑布的兩倍。在北邊的「靈感台」(Inspiration Point)及南邊的「寫生台」(Artist Point),最能感受峽谷磅礡的氣勢,往寫生台旁的步道向下走,可到達峽谷底。而觀賞下瀑布的豪邁氣魄,「看守台」(Lookout Point)則是最佳景點。湯姆叔叔步道(Uncle Tom’s Trail),是一八九○年由Tom Richardson所建造的木梯,懸空延著崖邊而下,最能體驗下瀑布的飛瀉壯景。

這個景點我沒有到看守台,因為我有據高症,走到一半就不敢走下去了。因為木梯是懸空的。至於Upper Falls與Lower Falls我也記不太清楚哪個是哪個了。黃石公園位於美國的中部地區,典型的大陸型氣候,早晚的溫差很大。中午可能到二、三十度C,晚上時會結霜。


Mammoth Hot Springs門貿斯溫泉區
位於公園的西北方的門貿斯溫泉區,是黃石國家公圓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也是美洲大角鹿求偶期間最偏愛的地區。以石灰岩地形聞名的「門貿斯溫泉」(Mammoth Hot Springs),溫泉所形成的雪白及暗黃臺階,有如梯田一般。當熱溫泉自石灰岩層中湧出,熱水便將構成石灰岩裏的碳酸鈣溶解于水中,當流出地表的水冷卻後,水中的碳酸鈣因過於飽和,而凝結沉積成石灰平臺。當地下的出水孔被堆積物阻塞後,泉水便又流向其他出口,而形成另一個平臺。平臺中沉積的泉水,受到的藻類微生物活動的影響,遂形成了黃、白、褐等色,層層堆疊就形成〝石灰華階〞。

門貿斯溫泉區可分為:上臺地(Upper Terraces)及下臺地(Lower Terraces)。汽車可開至上臺地,觀賞「新高地臺地」(New Highland Spring),它是典型的不穩定溫泉,由於一九五○年起,泉水不斷流出,流出了許多的水道,使得附近樹木逐漸死亡,只剩下樹幹殘骸還豎立在原地。其他景觀如:Orange Spring、Mound、Bath Lake、White Elephant Back Terrace、Angel Terrace等。

下臺地米娜娃溫泉(Minerva Spring)水溫約72℃,曾有一段時期幾乎呈乾涸狀態,但從一九五一年起熱泉又開始活動,石灰華階形成速度極快,故多年後再度前往參觀又是不同面貌。在山坡底處,著名的岩石柱「自由帽」(Liberty Cap),高約11公尺,其狀似法國革命戰爭時期,愛國戰士所戴的帽字而取名。它是熱泉活動的沉積物,熱泉經過多年活動,逐漸轉向它處,或冷卻、乾涸所堆積而成的岩石柱。


這是黃石公園最古老的入口,這裏還有很多礦坑的遺跡。


Tower Falls有看到瀑布旁邊的石頭很像一座一座的塔,所以就叫塔瀑布。


在停車場向外國人借車來照相的,外國人旅遊都是用大車或RV車後面再拖小車或機車。在美國所謂的RV車是很大的,食衣住行通通在RV車中解決。


來黃石公園不一定會遇到熊的。在黃石公園如果看到大塞車,或很多人圍觀,趕快下車一定有好看的。這次很幸運有看到熊,這是黑熊,棕熊比較大只。根據我的觀察,熊在吃路邊植物的水果,因為公園的管理員有架設望遠鏡監控,他有讓我看!小只的熊跑到馬路上大便,大完後還好奇的向前走看一看圍觀他的民眾,然後跑回去吃水果。最後母熊帶了兩隻小熊過馬路,跑到山上去了。


這是黃石公園的遊客中心照的,那只兔子我追他好久。第二張照片是遊客中心的郵局,這裏有一顆化石樹很有名。黃石公園之旅到這就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