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景區 紫霄宫 逍遥谷 太子坡 金頂 老營景區


晚上武昌站坐11點的車,隔天早上6點抵達武當山站,出站有小包車10塊送到景區門口,公交車4塊,不過要太早沒車,到景區車程約30分,先在景區外吃早餐,等景區開門。早上天未亮的景區大街。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嶽大嶽之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是聯合國公佈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的發源地。武當山勝景有箭鏃林立的 72 峰、絕壁深懸的 36 岩、激湍飛流的 24 澗、雲騰霧蒸的 11 洞、玄妙奇特的 10 9 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 1612 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 500 多處,廟房 20000 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 9 宮、9 觀、36 庵堂、72 岩廟、39 橋、12 亭等 33 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 160 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裏一庵十裏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 129 處,廟房 1182間,猶如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 1961 年、1982 年、1988 年、1996 年、2001 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 7400 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煉。


景區門口的商店街。


 武當山景區地圖,門票260包括景區公交車,公交車停站點有瓊台(去時纜道在維修),太子坡、逍遙穀、紫霄宮、烏鴉嶺。如果要一日遊的,可坐纜車到金頂,沿路完下來,一天時間應該夠。我是選擇住在烏鴉嶺隔天上山看日出,等景區8點開門後,直接搭車到烏鴉嶺,訂的旅舍在公交車停車站旁,一下車就到旅舍報到,坐火車長途跋涉先小睡一下,10點睡醒後,整理行李,開始由南沿景區出發遊玩。


兩個圈是景區公交車的停靠點,現在看來我真的錯過了八仙觀這個點了。公交車分兩線,到南岩一線,到瓊台一線。


從旅舍到南岩入口的天乙洞。


進入南岩景區,沿途照的。


嵌入連綿起伏的峰巒上的南天門,是武當山古建築巧妙運用空間環境的傑作之一。這座南天門是單簷歇山頂式建築,飾以紅牆綠瓦,建於明永樂十一年,是進入南岩宮的必經之路,同時連接著祈雨台、泰常觀和雷神洞等廟宇。


太常觀所處的位置經常是霞霧環繞,歷史上也曾被叫做雲霞觀。泰常觀就是祭祀天神的地方,所以泰常觀裏供奉著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的聖像。太常觀內還供奉鬥姆神像。這尊造像造型為三目、四首、左右各有四臂,手持日、月、弓、箭等器械,通體紙胎絲編彩繪而成,十分珍貴。 在景區內常可看到遊客拿很大柱的香,其實神仙如果用香的大小來評價的區別心,那他就不叫神仙了,我是山下買一小包香隨身帶,想燒時就拿一些出來拜。


雷神洞是武當山唯一單獨供奉雷神的地方,石殿裏供奉的雷神為明代泥塑,彩繪飾金,人們稱之為鄧天君,是武當山最大的雷神像。這尊雷神造型奇特,相貌十分威嚴,人身鳥面,鷹嘴鷂眼,三目園睜,人足鷹爪,栩栩生動的形象,給我們展示出十五世紀中國雷神的風采。雷神洞石殿內還有擊惡、司查、香案等像器。石殿后面有一天然水池,泉水四季長流,冬暖夏涼,甘甜可口,被稱為靈池。最後一張是雷神俯瞰的大地。


要進入南岩宮了,這其實不是烏龜,這是龍的九子之一,贔屭(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刻到碑上,碑的下面塑著贔屭的形象,示意功績的根基是贔屭,沒有贔屭就沒有這功績。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身上背的石碑是黃上的聖旨,要贔屭幫他看守這片大地,看看贔屭俯瞰守護的大地。背著聖旨這也太辛苦了吧。


要進入南岩宮了,道觀前都有兩支贔屭。


與佛教不同,道觀進門的不是四大金剛,而是青龍與白虎。


沿綠蔭蔽日的神道進入龍虎殿,兩扇高大厚實的木門開合有聲,悅耳動聽,宛如金雞鳳凰的鳴叫聲,這是南岩聞名的一景。 穿過龍虎殿,是一個方石鋪就的院落,這就是南岩宮道院。院中有一口六角飾欄的水井,叫甘露井,深不可測,井水清涼甘洌。據說,從古至今,從未乾涸,被道教視為聖水。相傳,飲此水可以祛病禦疾。從院落登上層層臺階,是南岩宮大殿遺址,36 座精雕石柱上有石雕流雲瓊花圖案,仍然可見當年宏偉規模。


真的有在炼丹,一大堆昆蟲,後面的土龙看起来好像是泥土捏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麽东西,老闆不在拍下的。


前往兩儀殿的路上。兩儀殿和天乙真慶宮是沿著山壁建成的,工法依循著道家的道法自然建的。


在南岩,古代建築設計者巧妙結構,側築山門,建了這座父母殿。在這裏,兩儀的主要意思是指父母,也可延伸為天地陰陽等。武當道教一個鮮明的特徵是要求出家人忠孝信誠。在武當各宮觀主殿的後面都建有父母殿,雖說裏面供奉的是真武的生身父母,但也是在教誡每位信徒香客,孝敬父母是修行人生的一大要義,也是武當道教最基本的信仰和行為準則之一。 兩儀殿內供奉有聖父、聖母像。聖父、聖母是道教對真武神父母的尊稱。武當道教崇奉聖父、聖母,體現著中國的忠孝倫理觀,已融合于武當道教的教義之中。兩儀殿內還供奉眾多的道教神仙像,其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可謂神工鬼斧,精美絕倫,很多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藝術精品。


龍頭香,在南岩,一座伸出懸崖的石雕,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座石雕叫龍首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龍頭香。龍頭香面對金頂,若朝拜之狀,長 3 米,寬 0.55米,是古代工匠採用圓雕、鏤雕、影雕等多種手法鑿刻的渾為一體的兩條龍。龍頭上置有一小香爐,下臨陡峭的絕壁。 正因為龍頭香的神秘和其地位,從前,許多信士香客為表虔誠,每次來朝武當,都要冒險燒龍頭香。由於下臨萬丈深淵,燒龍頭香的人要跪著從窄窄的龍身上爬到龍頭點燃香火,然後再跪著退回來,稍有不慎,就會墜崖殉命,粉身碎骨。龍頭香自打明朝建成以來,從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計其數,以致到清康熙年間不得不設欄加鎖,明令禁止燒龍頭香。


在南岩,最負盛名的建築是一座石殿,叫天乙真慶宮。傳說,真武大帝修煉升天後,在天上的住所就叫天乙真慶宮。顯然,這座石殿就是信徒們在人間為真武大帝而建造的。天乙真慶宮是中國古建築中的絕世之作,是中國古代石建築的代表。天乙真慶宮為石砌仿木結構,殿梁、柱、枋、門窗、斗拱、吻飾等等,全部是用青石雕鑿成構件,然後榫卯拼裝而成。整個石殿設計精確,結構精巧,刻工精細,是中國的大型石雕藝術珍品。並建於懸崖之上,其工程之大,難度之高,超乎人們的想像。


飛升崖一峰突起,三面絕壁,山脊上一條小徑直達峰巔,躍頂眺望,勝景盡收眼底,被古人譽為武當山的第一仙境。 飛升崖是真武大帝升天的地方。相傳,真武大帝年輕時就在此修煉,他面壁數十年,靜如古井,坐如盤松,三月初三的那一天,真武大帝大道將成,他師傅紫氣元君下凡來考驗他,化作一位美女為真武梳妝,真武逃避到絕壁的一塊岩石上,美女羞愧情急,跳下萬丈深淵,真武見狀也縱身跳下救人。這時,峽穀中五條龍騰空而起,捧擁著真武升天而去…… 。飛升崖上的梳粧檯,是依據真武大帝在此修煉和飛升的傳說而修建的。站在梳妝臺上,眺望南岩美麗的風光,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在梳粧檯圍欄外,有一塊伸出岩壁的巨石,叫試心石,相傳真武就是從這塊巨石上跳下而升天的。巨石下臨萬丈深淵,十分危險,如果到此遊玩,勿請注意,不要涉足在這塊巨石上。


天一橋。


猴面岩。最後一張是南岩殿、兩儀殿和太乙真慶宮。


榔梅祠位於烏鴉嶺通往金頂的路上,明永樂十年敕建,是當年全山十六座祠廟中最大的一處,現存磚石結構正殿和配殿、廂房、山門、宮牆等。榔梅祠殿內供奉著武當拳的創始人真武、玉皇大帝、文武靈官等神像。裏面牆上掛有太極拳奧意與玉女劍法的武功秘笈。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張三豐將《易經》和《道德經》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為一體,創造了具有重要養生健身價值,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為主體的武當武術。後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稱。 據傳,武當內家拳的祖師是武當丹士張三豐。他在武當山修煉時曾看到喜鵲和蛇的一場爭鬥。喜鵲上下飛擊,而蛇蜿蜒輕身搖首閃擊的姿式給張三豐以極大啟示,就而悟通太極妙理,創造了風格獨特的武當拳。武當武功的起源之說,以蛇在攻防之時採取的姿勢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武當功夫的真諦:以柔克剛,後發制人,辯位於尺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 後經歷代宗師不斷的充實和發展,武當武功派生出眾多的門派和種類,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太極、形意、八卦等拳術套路;太極槍、太極劍等各種械術;輕功、硬功、絕技及各種強身健體的氣功等。武當武功也由此走出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內剛,行功走架如浮雲流水連綿不絕的獨特風格在武林中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武術的主要流派。


紫霄大殿為紫霄宮的正殿,是武當山保存下的唯一的一座重簷歇山式木結構殿堂。最讓人眼花繚亂和讚不絕口的是大殿內部,整座大殿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構思巧妙,造型舒展大方。大殿內設神龕五座,供有數以百計的珍貴文物,大多為元、明、清三代塑造的各種神像和供器。 正中神龕供奉真武神像,為明代泥塑彩繪貼金,高 4.8 米,是武當山尚存最大的泥塑像。這裏還供奉著一尊明末清初紙糊貼金神像,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紙糊神像。


紫霄大殿后的高大崇臺上,建有父母殿。這裏古樹參天、清山如黛,高敞清幽,是武當山最佳勝境之一。紫霄宮父母殿為三層磚木結構。殿內設有三座神龕,正中神龕上供奉真武大帝生身父母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的造像,道士信徒尊稱為聖父聖母。 碑文是臺灣同胞的貢獻,1990年代,只要捐個1萬台幣就可以立碑,現在捐壹萬可能連個石頭都買不到,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圖上有個古老的門,我小時外公家也是這種門,就樓梯上再開個門,現在應該很難看到這種門了。


逍遙谷,這是片場,平常有定時的武當功夫表演,但因為冬天,停止表演,只有幾個人在廣場上練功夫。這裏有獼猴可以餵食,可以帶包花生來。


太子坡景區 ,複真觀大殿,又名祖師殿,是複真觀神靈區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個建築群的高潮部位。通過九曲黃河牆、照壁、龍虎殿等建築物的鋪墊渲染,在第二重院落突起一高臺,高臺上就是複真觀大殿,富麗堂皇的大殿使人感到威武、莊嚴、肅穆,頓生虔誠之感。複真觀大殿敕建於明永樂十年,嘉靖年間擴建,明未毀壞嚴重,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因清代維修為地方官吏和民間信士捐資,雖難以保持原有建築的皇家等級,反而增加了許多民間建築做法。故通過大殿,可以同時看到明、清兩代的建築技術和藝術的遺存。大殿內供奉真武神像和侍從金童玉女。更值得一說的是,這一組巨大的塑像為武當山全山最大的彩繪木雕像,曆 600 年,仍燦美如新。

太子讀書殿
在複真觀建築群的最高處,聳立著明代建造的太子殿,小巧精緻,又不失皇家建築的氣魄。太子讀書殿裏,佈置得獨具匠心,少年真武讀書的壁畫、石案、筆墨、古籍等,所營造的刻苦讀書的氛圍,讓人聯想到當年幼年太子生活學習的艱辛、信心和恒心。殿內供奉有銅鑄太子讀書像,是武當山唯一求學祈福之地。

九曲黃河牆
走進複真觀的山門,看到在古道上依山勢起伏建有 71 米長的紅色夾牆,這就是九曲黃河牆。九曲黃河牆的牆體厚 1.5 米,高 2.5 米,渾圓平整,弧線流暢悅目;配以綠色琉璃瓦頂,猶如兩條巨龍盤旋飛騰,無論從什麼角度欣賞,都給人以美感,體現出皇家建築的氣派和豪華。

五雲樓
複真觀的五雲樓,也叫五層樓,高 15.8 米,是現存武當山最高的木構建築。五雲樓採用了民族傳統的營造工藝,牆體、隔間、門窗均為木構,各層內部廳堂房間因地制宜,各有變化。五雲樓最有名之處就是它最頂層的一柱十二梁,也就是說,在一根主體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鑿在上,交叉迭擱,計算周密。


早上4點半起床,摸黑上金頂,金頂是武當山的最高峰,依循道家理念建成,山頂、山下、山下平原比例為1:2:3,分別代表了天地人,也代表了道家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了省時間,前天晚上和旅館的老闆商量好,12點回來退房,不然背一堆行李爬山會累死。摸黑上山有點恐怖,因為冬天淡季整個路上只有我一個人,直到快5點半時才遇到一對情侶,不過路比黃山好走多了,黃山都是懸崖峭壁。這邊上山要走清古道上山比較好走,清古道沿路沒景點,不會錯過其他景點。至於明代天門古道,下山用,由這爬上來會累死。晚上天上的月亮,爬到一半,五點半有店家開門,在這小歇,記得帶乾糧,不然會餓肚子,上次黃山的超貴水果,這次連水果都帶了,不過武當山的物價比黃山親切多了,但還是景區,能自帶就自帶吧。


抵達金頂廣場,時間七點,太陽還沒出來。武當山主峰天柱峰頂上的金頂,是武當山的精華和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誌。 金頂景區包括中觀、黃龍洞、朝天宮、古神道上的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和太和宮的金殿、皇經堂、紫金城、朝拜殿,以及元代古銅殿等古代建築。這裏保存著大量的各朝代製造的像器、供器、法器等文物珍品。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的燦爛明珠,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古代科技水準的歷史見證,是無價之寶。 在金殿前,極目四方,八百里武當秀麗風光盡收眼底,群峰起伏猶如大海的波濤奔湧在靜止的瞬間,眾峰拱擁,八方朝拜的景觀神奇地渲染著神權的威嚴和皇權的至高無上。同時,還能領略到很多奇異的自然天象奇觀和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


在金頂廣場上等日出,金殿7點半開門,一堆前天住山上的人,再開門時沖進金殿,可飯店老闆說7點半日出阿,沖進去肯定看不到日出,所以我還是呆在廣場上,果然開門不到兩分鐘後,太陽出來了。


武當山金頂日出。由雲端升起的太陽。


番外篇,只見機不可失,趕緊打座,將功力提升到最高,只見三花聚頂,頂上放光。恩...,可以開講了:須菩提........,阿場景錯了,這裏是道山。頂上放光後,你可以像我這樣,法力無邊的升起太陽,或是用手把太陽夾起來。


收功後,變成這副模樣,只見一履清煙由頭上冉冉升起,收工。進金殿了。


物價漲的飛快,出行前看門票是20,現在已經27塊了。轉運殿,武當山金頂有一山峰,美如蓮花,婷婷競秀,名叫小蓮峰 小蓮峰頂上坐落有一元代的銅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座銅殿,鑄造於十四世紀初。元代曾置放在天柱峰頂,當時亦被稱為金殿。明永樂大修武當時,明成祖朱棣因其規模小而另鑄了一座金殿,下旨將元代銅殿轉運至小蓮峰保存,同時建一座磚石殿加以保護。因為這座銅殿是從天柱峰上轉運下來的,所以這座殿房被稱為轉運殿。人們沿著磚殿和銅殿之間僅能通過一人的間隙轉上一圈,據說能夠解除厄運,轉來好運、官運、財運等等人生運氣。所以,來武當金頂的人,都願意在這裏轉上一圈。


太和宮,全稱大嶽太和宮,俗稱金頂。位於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的頂端。天柱峰海拔 1613 米,眾峰拱擁、直插雲霄,被譽為一柱擎天,是武當山的最高勝境。無論是信士香客,還是遊人墨客,只有登上頂峰,走進太和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了武當山。 太和宮整體建築依居天險、隨山就勢,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達到了肅穆莊嚴、大氣磅礴的藝術效果,有著神權至高無上的威嚴。


靈官殿 ,進入紫金城南天門拾級而上,是金頂靈官殿長廊。這裡幽暗陰森,石冷襲人。靈官,在道教神系中,是鎮守山門、監壇護法之神,司掌天上人間糾察之職。設置在登臨金殿之前的靈官殿,對朝拜者進行最後的精神洗禮,具有特殊意義。 由於山貌地型的限制,靈官殿只是依岩建置的小石殿。石殿內安放一座明代製造的錫制小殿,這座仿木結構的殿堂式建築,通體用錫金屬製作,是中國十五世紀應用錫金屬的見證,是武當山目前發現的唯一的一件錫制文物,非常珍貴。


金頂大殿前的武當群山。


金殿是武當山的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誌。 金殿是當時中國等級最高的建築規制,高 545 米,殿頂翼角飛舉,上飾龍鳳、海馬、仙人等吉祥之物,栩栩如生。金殿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結構殿身的立柱、梁枋以及瓦鱗、窗櫺、門檻等諸形畢備。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金殿歷經近 600 年的風雨雷電、嚴寒酷暑,至今仍然金光奪目、輝煌如初,是中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的燦爛明珠,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古代科技水準的歷史見證,堪稱國寶。 金殿內供奉的真武大帝、金童玉女和水火二將等神像,均為銅鑄鎏金,刻畫細膩,性格鮮明,生動傳神。 在金殿的前面還有金鐘、玉磬兩座保存完好的銅鑄亭子,兩側有朝山進香的信士抽籤、蓋神印的簽房和印房,後面是父母殿,供奉著真武大帝的父母。


來到武當山最高點,不免俗的拍個照記念,這次學聰明了,帶一瓶汽水到武當之巔喝,這是什麽奇妙的感覺,下次有機會帶一瓶來喝就知道了。只聽到旁邊了人在問夥伴,汽水哪買啊。呵呵呵...開始下山了。


這城牆比較特殊,道法自然,沿山的走勢而建。


下山途中的一個道觀。


由明古道下山,路難爬,要經過好幾個天門。從武當山古神道攀援而上,經過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的跋涉,只見金頂紫金城高大的城牆就在身邊,雄偉的天門傲視群山,抬眼望去,威嚴壯麗的朝聖門橫亙在面前。 古神道上的三座天門和朝聖門均為明永樂十年在元代舊址上敕建,氣勢恢宏,依次屹立在數千級飾欄石階之間。天門設置頗具匠心,可以說是神來之筆。它巧妙運用了環境空間和宗教理義,製造出使人心理發生急劇變化的環境氛圍,是古人智慧的具體體現。


所以下山由這走順序三二一,回歸無極。 這古道有數不完的階梯。


朝天宮 ,傳說,朝天宮是是天庭與人間的分界線,古時朝山進香的人走到這裏,就認為是走進了天界,因此,他們都要在這裏先禮拜後再繼續登金頂。武當道教認為,這裏是神仙雲遊觀視人間的最低界線,也是凡人登臨的最高境地。 朝天宮主殿內供奉玉皇、真武等神像。現在,宮內設有歷代皇帝與武當山的專題展覽,再現了武當道教在歷代皇室扶持下逐步走向鼎盛的武當道教歷史。遊人在此歇息,順便觀賞瀏覽,可以大概瞭解武當歷史,看出武當山在各個朝代的地位。 此外,朝天宮還有供奉真武神系中其他神仙的東配殿和西配殿的殿堂,以及朝天宮主要神靈區廟堂的朝天宮道院等。山上的泉水完全結冰了。


龍泉水都結冰了。


四座塔。


下山回首南岩宮與天湖。到達旅館時剛好11點半,整理行李換了衣服,剛好12點前退房,爬金頂來回全程共7個半小時。


離開景區後,沿路走20分鐘可抵達,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相傳真武神得道升天後曾被玉皇大帝封為玉虛相師,故而得名。 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西元 1413 年),明嘉靖年間又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建。當年的玉虛宮共有三城,即外樂城、裏樂城和紫金城,城中有城,規模與中國北京故宮不相上下。各種建築多達 2200 多間,富麗堂皇,有帝宮威武莊嚴肅穆的氣勢,且規模宏大,放眼望去,了無邊際。歷史上,玉虛宮發生多次火災和洪澇災害,大片房屋又在戰亂中被毀沒,從現存的雲堂、宮門、父母殿、碑亭,仍清晰看出當年宏大的規模和風采。 現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真武祖師的聖誕日,武當山都要在這裏舉行盛大的三月三廟會。後面兩張是玉虛宮外的大街。


武當博物館和大劇院。劇院晚上表演。來到這下午3點,火車是晚上七點的,本來打算在這把時間耗完,豈知人算不如天算,假日封館不開放。傻眼了,只好繼續逛老營景區,12號公交車都有停靠老營景區的點。


遇真宮建於明永樂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院落錯落有致,環境幽雅。由前至後有琉璃八字宮門、東西配殿、左右廊廡、龍虎殿、真仙殿等古建築。公交車遇真宮下車後,司機說往前走就是玄嶽門了,說了聲謝謝我下車了,下車後傻眼了,遇真宮被搬走了,只剩下空空一片,因為水庫工程,要把地勢提高,所以2015年才會完工搬回來,地上只剩下遺址的位置。


沿路山間小路只有我一個人在走,風吹草低見牛羊,往前走到玄嶽門。


玄岳門,是登臨武當山的第一道神門,被稱為仙界第一關,所以在武當山有進了玄岳門,性命交給神的說法。意思是說,凡人進了這神門仙界後,是生是死,是福是禍,就由不得自己了。 玄岳門在中國又稱為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高 20 米,寬 12.8米,是三間四柱五樓式仿木石構建築。全部是用巨型青石雕鑿成構件後榫卯而成,牌坊正中嵌有明朝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四個大字,筆勢剛勁有力,意思是用武當道教和真武神來治理國家,反映了當朝皇帝對武當山和真武神極高的政治企望,也是當時武當山顯赫地位的標誌。 這裏就一座門,看完等公車做到市區再到武當山站等火車,結束這趟武當山之旅,比較遺憾的是博物館沒開,害我逛了這還沒完成的老營景區。其實,這裏有個太極湖,公交車可以到,這是亞洲最大的湖,可以去看看,我是沒再前往。


後記,武當山古建築瑰麗輝煌,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著稱於世,1994 12 1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古建築大多是根據真武修真的神話來設計佈局的,薈萃了中國古代優秀建築法式,集皇權至上、神庭天闕的莊嚴雄偉之大成,又營造出道教崇尚自然的玄虛超然,集中體現了皇宮的宏偉壯麗,道教的神奇玄妙,園林的幽靜典雅等多種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傳統建築風格。是古代規劃、設計、建築的典範,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其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高度和諧統一,令世人歎為觀止。

相傳,道教崇奉的真武大帝,曾在武當山修煉四十多年,後得道升天。在宋代,武當山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道教團體,武當道教建築也己是廣殿大庭,宮宇巍峨。而每年在真武出生和升天的紀念日,來朝山進香的善男信女們像車輪的輻條一樣從四面八方向武當山匯攏。武當道教鼎盛於明代。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後,大興武當道教。這位皇帝從營建道教宮觀的勘測設計,遣功臣貴戚現場督工,到武當道人如何修持等都親下聖旨。通往武當金頂的一百四十華裏的神道兩旁丹牆翠瓦,佈滿了道教建築,宮觀廟宇、經堂道房達兩萬多間。

做為明代的皇家道場武當山,除了山景、老道觀外,還有留下的許多傳說,讓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非常值的一遊。